文|章鱼哥
【资料图】
编辑|比奇堡
自1990年《德尔菲报告》后,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批判性思维不仅要考虑技能,也要考虑人格倾向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批判性思维者不仅要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也要有去运用这种能力的倾向 , 这种倾向便是人格特质在批判性思维上的反映。
此后无数研究者展开了对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倾向关系的研究。
然而,研究结果很不一致,有些研究表明 技能与倾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但也有些研究显示二者之间无关联。那么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倾向的关系到底关系如何呢?
前人研究多是试图通过选用不同的量表作为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测量指标来研究其与技能的关系, 很少考虑到二者关系的混杂不清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因素的调节作用 。
与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一样, 针对批判性思维技能、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也呈现出混乱的结果。
从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倾向共同构成批判性思维的内涵来看, 性别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可能不仅体现在技能或倾向上,甚至有可能作用于技能与倾向的关系上。
文献梳理表明, 创造力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其与人格倾向的关系受到了性别的调节。 并且, 针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也发现了技能与倾向在两性之间呈现出相反方向的相关。
但该研究并未对此发现做进一步分析,因此我们尚未知道技能与倾向的关系在两性中的差异是否达到了显著水平,即 性别是否在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倾向的关系中起调节效应。
此外,该研究选用一般性人格测验作为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测量指标,在倾向选取上不够具有针对性,无法全面了解性别对技能与倾向关系的影响。
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性别差异
元分析的结果表明, 男女在技能上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表现为男性在技能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但在后续的实证研究中却并未发现技能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考虑到元分析中纳入了3种测量工具,而 实证研究只使用了其中的CCTST ,故单独考察这3种技能测验的性别差异。
只有WGCTA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在CCTT和CCTST中,尽管男性有得分更高的趋势,但并不显著。这表明, 男女在技能上的差异可能受到了测量工具的影响。
那么测验的结果反映的是男女在技能上的差异还是男女在测验上的差异?或者说,测验是否能真实地反映了批判性思维技能?因此,可能存在两种情况:
(1) WGCTA反映了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的真实差异 ,而 CCTT和CCTST在题目上有利于女性,从而掩盖了男女的真实差异;
(2) CCTT和CCTST反映了男女真实无差,而WGCTA因为有利于男性 ,而夸大了男性在技能上的优势。
还有一种可能则是来自题型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 男性在选择题上更有优势。
与仅有34题的CCTST相比,WGCTA和CCTT的题目数量均在50以上,可能随着题目数量的增多,男性在题型上的优势逐渐显现。
此外,在元分析的调节效应检验中我们发现, 技能的性别差异只有在西方文化中是显著的,而在以中国为主的东方文化中则不显著,且效应量较小。
研究的被试群体均为中国公民且就读于中国的大学 ,因此这也可能是元分析与实证研究不相符的原因之一。
因此,就测量工具和研究群体来说,使用CCTST测量中国大学生的结果表明, 两性在批判性思维技能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这一结果也符合Hyde提出的性别相似假设,即 尽管男女在某些心理品质上存在差异,但绝大多数是相似的。
随后进行的元分析也表明, 男女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只有在心理旋转和DAT的机械推理上具有较大的效应量,其余都很小或者接近零。
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性别差异
元分析的结果表明, 男性在自信心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在思维开放和认知成熟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
但是后续的实证研究只支持自信心上的性别差异,其余2项并未得到支持。
思维开放在元分析中,虽然发现了女性在思维开放上显著高于男性, 但由于思维开放的性别差异元分析中存在出版偏倚,所以研究结果需谨慎看待。
此外,在研究二中,思维开放量表的信度较低,结果并非真实可靠,故不做讨论。
认知成熟元分析中的认知成熟同样存在出版偏倚 ,因此需谨慎看待结果。
以往的研究大多支持女性在认知成熟上有更高的得分,元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在研究二中并未发现男女在认知成熟上存在显著差异。
Elam在以189名本科生为被试的研究中也未发现男女在认知成熟上存在显著差异。
陈富和陈婷以1365名研究生为被试,同样未发现认知成熟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甚至 有研究支持男性在认知成熟上有显著优势。
在Facione的定义中, 认知成熟主要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决策时所展现的明智程度。
它要求人们能明白所面临的答案并非有固定的、唯一的答案,并 在决策时能考虑到相关的证据、情景以及各方利益。
通常, 女性因为第二性征发育早于男性,被认为在心理上较男性也更为成熟。
但认知成熟不仅要求在考虑事情上做到细致周全,也要求利用证据进行推理、决策,所以 认知成熟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也需要认知能力的支持。
因此, 认知成熟作为一种内涵较为丰富的人格倾向,应该从多角度进行考察 。分析性在研究二中,我们发现男性的分析性显著高于女性,这与元分析中的结果并不相符。
但元分析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 分析性的性别差异受到出版类型的调节 ,具体来说学位论文比期刊论文具有更高的效应量,且只有学位论文达到了显著水平。
此外,庞雅琴等人以624名本科生为被试,也发现 男性在分析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 ,其他前人研究也有类似发现。
分析性是一种探究式的思维,具有分析性人格倾向的人往往会预测结果 ,并根据事件的发展积极主动做相应的调整。
女性依赖直觉思维,而男性依赖理性思维 , 这也可能是男女在分析性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开放性-智力为了弥补CCTDI在倾向选取上的有限性,在研究二中还从一般类人格测验中选取了2个通常被认为和批判性思维相关的倾向—— 大五人格中的开放性和责任性。
结果表明, 男性在开放性-智力上得分显著高于女性 ,这尽管男性的开放性-智力得分更高,但这并不代表男性的智商高于女性,实际上 男女的智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开放性-智力更多反映的是男性对自己智商的自信程度 ,这也与CCTDI中男性在自信心上显著高于女性的结果相符。
性别对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倾向关系的调节效应
元分析的结果表明, 批判性思维技能总分和倾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
根据Cohen的解释,大小处于0.1-0.24之间的相关系数r只具有较小的效应量,而元分析中的相关系数为0.208,说明技能和倾向的相关几乎不具有实际意义。
并且,r2为0.047, 也就是说技能中只有4.7%变异可以被倾向所解释 ,反之亦然。那么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倾向的关系到底如何呢?
根据前面问题提出的思路, 某些被认为是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倾向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而这种差异也许会导致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倾向的关系在男女中并不相同。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实证分析, 以考察性别对技能与倾向关系的调节效应 。研究二的结果证实了我们的猜想,即性别确实对某些技能和倾向的关系起调节效应。
与研究二在倾向上发现的性别差异均支持男性相同, 在男性中,倾向均对技能起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而 在女性中,倾向对技能无显著的预测作用,甚至在好询性预测分析技能时出现了达到边缘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但 针对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差异性检验并未发现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这意味着, 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倾向在男性中存在较多相关 , 而在女性中几乎不存在相关 ,这可能是前人在关于技能与倾向关系的研究上一直未得到较为一致的结果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倾向的关系因性别而异?Facione认为技能与倾向可能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例如,倾向的高低可能决定着我们是否会尝试使用批判性思维技能解决问题,如果技能使用成功。
那么当我们再次面临问题时将更倾向于使用技能,也就提高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倾向。
但如果技能使用失败,那么我们便不会把批判性思维技能当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降低了批判性思维倾向。
因此, 批判性思维技能使用的结果,或者说对技能使用的反馈,对于技能与倾向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自尊反映了个人对自我价值和重要性的看法 ,其中包括自信、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
有研究表明, 自尊水平高的个体在接受负面反馈后,在后续实验任务中的成绩显著好于自尊水平低的个体。
这可能是因为 自尊能够缓冲负面反馈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从而让个体专注于问题解决。
而Kling等人进行的一项元分析表明, 男性在自尊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并且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现了最高的效应量。
因此, 两性的自尊水平决定其在面临负面反馈(技能使用失败)后是否还倾向于再次使用技能。
此外, 自尊水平不仅决定了个体在面对负面反馈时的反应,它还可能影响了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初始”水平。
与整体自尊相比,领域特殊的自尊指的是,在针对某物时个人的情感和想法。
研究所测量的批判性思维倾向便是自尊在领域特殊的表现,因为它反映的是被试对自己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看法,结果也表明 男性在分析性、自信心和智力上均显著高于女性。
因此,基于以上,我们推测倾向之所以能显著地正向预测男性的技能,可能是因为 男性有较高的自尊水平。
首先, 较高水平的自尊使男性对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倾向评价比较积极 ,这种较高的倾向促使男性在使用批判性思维技能时比女性更加大胆、频繁。
并且 技能的多次使用会使技能愈发纯熟,增大了使用成功的可能性 ;即使失败,高水平自尊也能保护男性不受负面结果的影响。
技能的成功使用,反过来又增强了男性的倾向,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与男性相比, 女性的自尊水平较低,对自己的定位和估计较为谨慎 ,可能少数几次失败的经历便能够让女性丧失使用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倾向,因此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以估计的技能正确率与实际的技能正确率之差为因变量, 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的t检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男性的估计偏差比女性显著要高。
这说明,对于男性来说, 现有的被普遍认定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对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倾向对女性来说作用不大,甚至可能起反作用。
换句话说, 男性的技能受益于批判性思维倾向,而女性的技能则无法从批判性思维倾向中获益。
当然, 女性身上或许还存在尚未被认定的、但与批判性思维技能有显著相关的人格因素 (批判性思维倾向)——这也许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研究结论
根据以上两项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两性在批判性思维技能(CCTST)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 两性在部分批判性思维倾向(分析性、自信心、智力)上存在显著差异 ;
(3)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倾向的关系受到性别的调节,表现为男性方面的正相关较多,而女性方面则很少有相关。
研究不足及展望
研究首先对前人研究进行了一项元分析,并通过一项实证研究初步探索了性别对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倾向关系的调节效应。
但是 受限于时间和精力 ,研究过程仍存在不足,有待后续完善和拓展。
第一, 性别的界定。 性别是研究中最关键的因素, 对性别的判断主要以被试自我报告的为主。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倾向作为一种心理品质 ,性别对二者的影响很可能体现在性别角色认同上。
虽然自我报告法能在一定程度反映被试对性别角色的认同,但也可能受社会评价的影响,建议以后的研究可以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性别进行界定。
第二, 被试人群的选取。 研究所招募的学生大多来自院校层次较高的学校, 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而这也是影响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因素之一, 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一些影响。
今后的研究可以 选取更为丰富的被试类型 (如不同文化、教育背景、年龄等),以验证或推广研究的结论。
第三, 技能测验的选取 。由于国外的测量工具发展的较为成熟和完善,因此选用的是国外编制的测验。
而在实际施测中,部分被试反映试题读起来较为拗口,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流畅性。
此外,测验开发所基于的理论也许并不适用于中国文化, 测量得到的也只是西方语境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希望今后国内有关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日益成熟 ,完善适合国人的测验。
第四, 人格倾向的选取 。研究除了选择了专为测量批判性思维倾向而编制的测验外,还选取了一套一般性人格测验。
但受限于施测时间的限制,只能抽取责任心和开放性这两个维度, 而外倾性和大胆质疑也被认为是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人格特质,且存在性别差异。
今后的研究可以考察一下这两种人格特质。
此外,今后的研究也可以 进一步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深入挖掘相关数据信息 ,拓展特定情景下(如应激、不同情绪状态下等)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倾向之间的关系。
Copyright 2015-2022 起点体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